10月20日下午,海洋学院江涛副教授以“浮游植物光合色素在我国近岸典型海域环境变化中的指示意义”为主题开展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与此次报告。
江涛为大家简要介绍了“光合色素化学分类在我国典型海域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及“CHEMTAX——从定性走向定量分析”。报告中,他讲述了自己出海的亲身经历,多次出海考察,亲身取样台风“利奇马”经过前后的海水样本;以不同门类浮游植物所含特征色素的差异为依据,探究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在本次讲座中,许多教师与同学对浮游植物生态学的内容进行了提问,江涛副教授都一一为其解答,师生近距离互动十分精彩。最后,他指出“浮游植物是海洋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人类活动已经造成了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及极端天气现象频发,,这些环境问题都能够造成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并希望同学们提高自身能力,为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报告结束后,现场的同学们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报告,学习了许多关于藻类光合色素及微小藻类辨别方面的知识,也充分激发了他们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方向的热情。
本期主讲人江涛副教授,长期从事有害藻华,光合色素,浮游植物,贝类毒素等方面研究。先后在暨南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六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