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救助关爱弱者、贫者是底线,避免弱者更弱、贫者更贫是责任
河南郑州立交桥下“农民工之死”事件已过去一周,其死前是否得到有效救助的争论仍在持续。12月5日,郑州两家律师事务所向当地民政局寄送了《信息公开申请书》,要求对此事件做出解释。
能否求证出该事件真相,尚难确定。至少,从当地民政局和救助站目前的回应里,我们还看不到对该事件的彻底反思。救助站拒不接受采访,民政局则以《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冬季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回应追问,并表示,“再说之前的事没什么意义了。”
真的没有意义了吗?对该事件的追问既是对逝去生命的尊重,也是对生者最好的关切。对于那些仍然栖息于立交桥下的农民工而言,它意味着更温暖的救助、更有尊严地生存;对于立志公平正义的社会而言,它意味着更深切的自省和更积极的制度建设。
积极的制度建设,是完善现有救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包括民间公益组织在内的全社会救助体系,是对农民工群体权益保障的落实。桥下农民工,他们渴望就业,担心欠薪,节衣缩食,用微薄的报酬供子女读书,谋求更好的生路。他们缺失的,不仅仅是慈善救助,也包括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在内的权益。
郑州“农民工之死”事件发生后,不少民间公益团体自发组织,购买棉衣棉被,为寒夜里仍栖息于立交桥下的农民工们送去温暖。被爱心包围的农民工心存感激,不过,他们最需要的是“有活儿干、能挣钱”。郑州一位农民工请求记者将他的手机号登到报纸上,为的是“找活儿容易点”。还有些农民工们,宁愿四处游走打零工,也不愿选择有工棚住的活儿,担心辛苦劳作的薪资被拖欠。
我们需要为这些无力者提供有力前行的最低保障——社会救助,更需要给予他们继续前行的希望和力量。作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历史过程中的必然存在,农民工群体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巨大推力,还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巨大动能,他们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经济崛起,他们的走向则是中国小康社会发展之路上面临的挑战。
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救助关爱弱者、贫者是底线,避免弱者更弱、贫者更贫是责任。近年来,同工同酬、同命同价、同票同权的改革开启了城乡平权之路,但落实到具体现实,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在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社会保障覆盖上,城乡之间仍然存在鸿沟,仍需要制度上的突破。
今年国庆前夕,全国首家农民工博物馆在广州对外开放,向那些为城市默默付出的农民工致敬。建立一个博物馆、留存中国独特的农民工历史固然好,但是,“农民工”一词还远没有到进博物馆的时候。他们是现实里活生生的存在,在我们汽车疾驰过的立交桥底下,在地铁出入口避风处,在繁华商场门厅的角落,他们,就在我们身旁,城市时刻能够感受到这个群体的温度和力度;而城市,将给予他们怎样温暖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