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一场关于海洋文化与非遗传承的对话,在“掌灯向海・渔韵心声”手工渔灯制作活动中温情展开。本次活动以渔灯为载体,串联文化讲解、实践团队纳新、知识互动与手工创作,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渔灯里的海洋记忆,传承百年渔灯文化的精神密码。
活动伊始,主持人围绕“渔灯”这一核心,生动讲述了渔灯节的起源与发展。随后,学院“渔灯引航非遗传承社会实践队”登场宣讲,队员们分享了以往走访渔家、记录渔灯技艺、开展文化普及的经历,并发出诚挚邀请,期待更多同学成为渔灯非遗的“年轻守护者”,让古老渔韵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为让渔灯节文化深入人心,活动特设知识竞答环节并准备了精美的渔灯周边礼品。主持人抛出的问题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同学们踊跃举手、争相抢答,现场气氛瞬间升温。知识竞答环节为活动增添了互动乐趣,更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渔灯节历史、民俗的认知,让渔灯文化的种子在心中进一步扎根。
作为活动最核心的环节,手工渔灯制作将氛围推向高潮。志愿者提前准备了竹篾、灯纸、颜料、流苏等材料,耐心向同学们演示渔灯的制作步骤。在制作完成后,大家纷纷举起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灯光映照着笑脸,温暖而治愈。这一刻,不仅是手工技艺的传承,更是渔灯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是年轻一代与传统渔韵的深情对话。
此次“掌灯向海・渔韵心声”手工渔灯制作活动,以渔灯为载体,将文化讲解、实践团队纳新与手工体验相结合,既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渔灯非遗的魅力,也为海洋文化的传承注入了青春力量。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多元形式挖掘海洋文化内涵,让更多人读懂海洋、爱上海洋,让百年渔韵在新时代薪火相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