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洋学院团委在学院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的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深入把握思想铸魂育人主线,切实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青春奋进新时代 强国有我勇担当”2024年度共青团工作表彰大会中,学院团委荣获学校“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同时,学院荣获“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称号,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荣获“十佳社团”,王立蕾、姜昱良、姬安澜等125名师生获得个人荣誉称号。
一、一条主线“强引领”,思想铸魂有“高度”
教育引领,补足思想之钙
学院高度重视团员青年思想教育,党政领导在新生入学季、毕业季等时间节点开展思政大讲堂、开学第一课、毕业生座谈会等,其中为团员青年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2次;依托智慧团建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团员覆盖率100%;抓好思政教育关键点,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20场,覆盖团员千余人;开展“青马领航 筑梦青春”青马班培训8期,团支部书记覆盖率100%,培养团员青年167人。
榜样引领,扎牢信念之根
注重发挥榜样典型引领作用,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榜样力量”“海洋青年说”专栏,深入挖掘身边优秀青年先进事迹,定期推送榜样故事,选树典型。举办“烟海探学”经验分享会、考研交流会、就业榜样宣讲会等28次。
二、一以贯之“搭平台”,服务青年有“温度”
青鸟归巢,助力家乡发展
鼓励发动海洋学子在寒暑期返家乡开展实习实践,共有35人报名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锻炼,覆盖焦作、济南、潍坊等16个地市,发布“青鸟计划”指南、学子风采展专题推送4篇,开展实践感知交流会2场,覆盖300余名团员。
深入基层,践行社会责任
制订《海洋学院“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工作方案》先后赴烟台市海韵社区、嘉祥社区等开展社区实践,团支部覆盖率达40%;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团支部荣获“山东省‘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7个项目在“青衿之志·双向赋能”黄渤海新区大学生文明实践创益大赛中获奖。开展西部计划宣讲会1次,组织182名毕业生报名西部计划,3人成功入选,赴基层建功立业。
暑期社会实践中,组建71支实践队,1支团队入选202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5支团队入选2024年“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绿色长征科考实践团队,1支团队入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活动,获批大学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优秀项目1项,6支实践队入围“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韵’社区实践”“科技小院青春行”“新时代文明实践”4类校级专项;获中国青年网、网易新闻、山东省学生联合会等主流新闻媒体报道73篇;新增社会实践基地7个。
科创赋能,培育创新思维
按照“需求导向,创新驱动,育人为本”的建设思路,创建“双导向+双系统+双平台+双推进”的科创育人体系,制定“科创育人攀登计划”,实现了科创工作质量和数量双突破。2024年学生科创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3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9项,省级以上获奖突破百项,共计400余人次获奖,与去年相比获奖数量增长68%,与2022年相比获奖数量增长145%。在2024年“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国家级铜奖1项,山东省金奖1项、铜奖1项的历史性突破。
举办“海语烟大”创新创业论坛、新生创新创意大赛等系列科创活动17次,参与学生近800余人次。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船舶能源与动力创新大赛等多个学科竞赛中拿下国特等奖、一等奖若干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3项。作为学校牵头单位,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荣获优秀组织奖。
爱心传递,弘扬志愿精神
2024年学院新增注册志愿者428人,团员青年注册率达100%,共招募志愿者1780余人次,在校内外开展活动158场次,贡献志愿服务时长约12570.7小时,形成“微笑护航”生态保护项目、“渔灯引航”非遗传承项目、“缘结铮铮骨”甲骨文化保护项目等品牌项目。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荣获“优秀志愿团队”荣誉称号,海豚志愿者协会被评为“烟台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微笑护航”生态保护项目获得“涓流行动—一个长江大学生环保活动资助计划”结项证书。
文化滋养,彰显海洋特色
打造“一院一品”海洋文化节,以“激昂青春,筑梦深蓝”为主题,分为“观海听涛”“蓝海竞帆”“学海无涯”“踏海逐梦”四大板块,将特色学生活动与学科建设、学风培育、科技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等深度融合。组织开展“海语烟大”论坛、“烟海探学”优良学风大比拼、新生才艺展等系列活动,参与师生累积计达2100余人次。海洋学院女子篮球队荣获烟台大学2024年篮球锦标赛冠军,男子篮球队荣获烟台大学2024年篮球锦标赛季军,海洋学院啦啦队荣获烟台大学2024年啦啦操比赛优秀奖。
三、一丝不苟“夯基础”,组织建设有“力度”
深化改革,引领团学发展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学生会改革。支持学校学生会工作,共有6名学生在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担任主要学生干部。深化党建带团建机制,以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契机,组织全体党员、团员进公寓,开展学习活动6次,将党团理论教育和思想引领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最前沿。
固本强基,赋能支部活力
规范做好团员发展工作,2024年共培养入团积极分子78人,发展团员40人。创新开展“三会两制一课”进学生公寓,使团组织生活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需求,依托海洋文化宣讲团,开展《赓续红船精神,行稳奋进之舟》、《“海洋强国,复兴有我“做新时代海洋强国追梦人》主题团课2场,赋能支部活力。
从严治团,规范推优工作
完善学院推优入党实施细则,明确选拔标准和程序,学院团委对推荐候选人进行审核后,上报党支部审查,并在“智慧团建”系统对“推优”情况进行记载,2024年,推荐入团积极分子93名,团员发展对象40名。
下一步,学院团委将奋楫扬帆再出发,聚焦主责主业,明确目标,构建体系,打造特色,彰显品牌,细化工作任务,奋发作为,团结带领海洋学子以实际行动开创我院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